過敏性鼻炎與遺傳有關,父母親有一人患有過敏性鼻炎,兒女就有29%的機會罹患過敏性鼻炎,若父母親皆有過敏性鼻炎,兒女會有過敏性鼻炎的機率則提升至47%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netreg.pntn.mohw.gov.tw/he/63%E9%81%8E%E6%95%8F%E6%80%A7%E9%BC%BB%E7%82%8E.pdf
什麼是過敏性鼻炎
過敏性鼻炎通常是吸入過敏源,鼻腔黏沫會因發炎反應形成紅腫現象,患者常會有鼻塞、鼻子癢、喉嚨癢等呼吸道症狀,若不加以控制,容易造成中耳炎、鼻竇炎。
醫師通常會透過病史、症狀或確認血液檢驗「過敏指數(IGE)」以及「過敏原試驗(MAST)」來診斷。
過敏性鼻炎原因與常見過敏源
過敏性鼻炎大致可以分為季節性、常年性兩種,前者的過敏源多是來自於花粉,後者的過敏源則多為塵蟎、黴菌、寵物毛髮…等,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。
- 花粉:來自花、樹木、草和雜草
- 塵蟎:存在於床墊、地毯、窗簾及傢俱中的微小生物
- 寵物來源:寵物的毛髮、皮屑、唾液和尿液
- 黴菌孢子:常見於潮濕的環境中
- 蟑螂排泄物
- 某些食物或藥物
- 髒空氣,如:PM2.5
過敏性鼻炎症狀有哪些
- 打噴嚏
- 流鼻水或鼻塞
- 喉嚨癢、咳嗽
- 鼻子癢或灼熱感
- 眼睛紅腫、癢或流淚
- 喉嚨癢或咳嗽
- 黑眼圈或眼袋
- 頭痛或面部壓力感
- 疲倦或注意力不集中
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有什麼差別
鼻竇炎大多是由細菌引起的炎症,其症狀可能包含濃稠鼻涕、黃綠色的濃痰、鼻塞、發燒…等症狀。
而過敏性鼻炎也有可能引起過敏性鼻竇炎,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症狀,讓鼻腔、鼻竇黏膜腫脹,引發類似鼻竇炎的症狀,但這些症狀只是鼻過敏的其中一個表徵,嚴格來說並不算是一般感染性鼻竇炎,因此通常不會引起發燒、濃稠的黃綠鼻涕。
然而,臨床研究發現,鼻子過敏的患者較容易發生鼻竇炎,其原因為過敏所導致的鼻部黏膜水腫、產生過多分泌物,造成鼻竇的通道阻塞,產生一個適合導致細菌生長的環境,進而感染引發鼻竇炎。
參考資料:鼻子過敏不控制,容易變鼻竇炎?
過敏性鼻炎症狀如何緩解方式
1.避免接觸過敏源
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法,可以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,可以透過保持環境整潔來減少鼻子過敏的機率,例如:使用空氣清淨機、除濕機、定期清洗寢具和衣物。
另外,也盡量避免食用會引起過敏的食物,食物過敏亦可引起全身性的過敏反應,其中就包含呼吸道症狀,有研究發現過敏性鼻炎患者約有6成的人同時擁有食物過敏。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有蛋、海鮮、花生、堅果、牛奶等等。
2.藥物治療
針對鼻子過敏,醫師常開立的藥物包含
- 抗組織胺(Antihistamines)
- 類固醇(Corticosteroids)
- 去充血劑
這些藥物可以抑制組織胺釋放或減輕發炎作用來緩解鼻炎的症狀。
而一般民眾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的鼻噴劑,其成分多為去充血劑,但此類成藥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依賴性,醫師不建議連續、長期使用。
參考資料:鼻噴劑注意事項
3.減敏治療
減敏治療這是一種長期的治療方法,目的是讓身體對過敏源產生耐受性,從而降低過敏反應的嚴重度和頻率。
減敏治療的方式是將含有過敏原的液體以注射(減敏針)或舌下含服的方式逐漸增加劑量地給予患者,通常需要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見效。
4.補充益生菌
益生菌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,從而影響全身的免疫系統功能。透過平衡免疫系統,益生菌可能減少對過敏原的過度反應。
在使用益生菌作為輔助時,應考慮
- 選擇合適的益生菌產品:選擇含有研究支持對過敏性鼻炎有效的菌株的產品。
- 持續使用:益生菌的效果可能需要持續使用一段時間,通常建議至少使用數周到數月。
- 咨詢專業醫生:在使用益生菌之前,特別是對於患有嚴重過敏或其他健康問題的人,應先咨詢醫生。
參考資料
延伸閱讀:乳糖不耐症的症狀及緩解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