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蛋白、菠菜配豆腐會結石?

高蛋白飲食在健身與體重管理中非常受歡迎,市售的高蛋白產品也五花八門。

最近,新竹一名2歲男童因腎結石問題入院,經家長口述,他每日都會攝取低脂高蛋白粉。
這一個案例讓許多家長開始擔心高蛋白是否會對孩子健康有害,形成高度的關注與討論。以及菠菜跟豆腐導致結石的議題已經流傳很久,究竟是否真的會導致腎結石?讓我們深入探討結石的成因以及不同的飲食習慣對結石的影響。
新聞來源:新竹2歲男童體內驚見「1公分腎結石」 家長:每天餵低脂高蛋白粉

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、形成原因

腎結石的種類有很多種,包含草酸鈣/磷酸鈣導致的結石、尿酸結石、感染性結石、胱胺酸結石等。
而草酸鈣結石則是最常見的結石類型。當尿液中鈣、草酸、胱胺酸含量過高且無法由尿液排除時,就容易造成結石。

  • 草酸鈣結石(Calcium Oxalate Stones)
    草酸來自於食物,如菠菜、甜菜和堅果。當尿液中的草酸與鈣結合後形成結晶,結晶會聚集並形成結石。
  • 磷酸鈣結石(Calcium Phosphate Stones)
    這類結石通常與代謝問題或尿液中的pH值過高有關,如腎小管性酸中毒等情況。
  • 尿酸結石(Uric Acid Stones)
    當尿液過於酸性時,尿酸結晶就容易形成結石。尿酸結石常見於高蛋白飲食者、痛風患者及尿液pH值較低的人群。
  • 感染性結石(Struvite Stones)
    也稱為磷酸銨鎂結石,通常是由於尿路感染引起。這類結石常見於女性和有長期尿路感染患者。
  • 胱胺酸結石(Cystine Stones)
    這類結石為遺傳性疾病引起,導致胱胺酸在尿液中過量排泄並結晶。

避免產生腎結石的方法

腎結石的形成通常與多種因素有關,包括液體攝取量、飲食習慣、遺傳因素、代謝疾病及尿液的酸鹼平衡等。

  1. 多喝水: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尿液形成,加速草酸、尿酸等物質的代謝,避免囤積。
  2. 避免過量攝取草酸:。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能力較強,過量的草酸會提高尿液中的濃度,增加結石風險。因此,盡量避免一餐中攝取太多富含草酸的食物,例如菠菜、竹筍等。若是有吃到較多富含草酸的食物,可以補充鈣質,將過量的草酸提前與鈣螯合、由腸道排出體外。
  3. 適量蛋白質:減少動物性蛋白的攝取,高量的蛋白質攝取會增加尿鈣的排泄,尿鈣與尿中的草酸結合易導致結晶形成。
  4. 減少鈉攝取:高鈉飲食伴隨較高的尿鈣,因此降低飲食當中的鹽分攝取,減少尿鈣的排出,有助於降低結石的產生。
  5. 避免攝取過量維生素C:維生素C在體內會代謝形成草酸,增加尿液草酸的含量,提高草酸鈣結石的發生率,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/天,使用補充劑時需注意劑量。
  6. 適量鈣質攝取:攝取足夠的鈣質時,能讓草酸與鈣質在腸道結合而形成草酸鈣,直接隨著糞便排出,並不會由人體吸收。

高蛋白飲食會造成結石嗎?

根據這名男童的案例,我們可以知道,高蛋白產品並非所有年齡層都適合長期使用,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。給予小朋友過量的蛋白質時,可能會因為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全,而影響到物質的代謝,增加形成結石的風險。因此家長應該特別謹慎,若沒有特別的需求,不需以補充的型式增加蛋白質的攝取,只需確保他們的飲食均衡,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。

吃菠菜搭配豆腐容易結石嗎?

菠菜中的草酸與豆腐中的鈣質會在腸道中結合形成草酸鈣,而草酸鈣不會被腸道吸收,最終會隨著糞便排出,因此不會引起結石問題。


然而,若是攝取鈣含量較低的豆腐種類(如嫩豆腐),需注意鈣的含量可能不足以與大量的草酸鈣結合排出體外,這種情況下,草酸仍會被吸收,要多喝水,加速腎臟排除。

菠菜豆腐湯盡量避免喝湯,因草酸在加熱後會溶於水中,導致湯頭中的草酸含量極高。有結石病史的人,需特別注意湯頭。

結論

結石的形成牽涉多種因素,包括遺傳、飲食習慣、體內代謝等。預防腎結石的關鍵在於建立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,最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,幫助代謝體內廢物,降低結石的形成機率。此外,需根據個人的體質與健康狀況調整飲食,適量攝取蔬菜、控制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,都是維護腎臟健康,預防結石問題的有效策略。

延伸閱讀:酵素能幫助排便、增加代謝嗎?